三峡大学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
||||||||||||||||||||||||||||||
2023-02-22 作者: 点击数: | ||||||||||||||||||||||||||||||
|
||||||||||||||||||||||||||||||
三峡大学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目 录一、部门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预算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十、专业名词解释
一、部门主要职责三峡大学属于省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学校以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3号)作为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依法治校、科学发展。我校实行中国共产党三峡大学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三峡大学章程》规定,我校职责如下: 1.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理念,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 2.学校根据国家法律及相关政策,履行以下职责: ⑴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活动,管理学校内部事务。 ⑵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⑶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定招生方案,调节系科招生比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理、处分,给学生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或学历、学位证明。 ⑷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它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 ⑸与境内外高校、科研及文化机构开展合作交流。 ⑹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 ⑺聘任、管理和使用教师及其他职工,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对教职工实施奖励或处理、处分。 ⑻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制订内部收入分配办法并组织实施。 ⑼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兴办科技产业,转让专利和其它科学技术成果;依法收取学费及有关费用;接受捐赠,对接受的捐赠财产和资金依法管理和使用。 ⑽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为适应我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增强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实力,以需求导向、学科基础、优化整合为基本原则,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我校机构设置主要分为23个二级学院、25个职能部门、11个其他单位,具体如下: (一)学院设置 水利与环境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机械与动力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基础医学院、健康医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高教所)、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理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体育部)、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民族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二)职能部门 党政办公室(保密办公室)、政策研究与法规室、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校)机关党委、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统战部(社会主义学院)、工会、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务处(求索学院)、科技发展研究院(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院、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生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招生及就业指导处、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办公室、医学部、财务处、审计处、校园规划与建设处、设备与资产管理处、保卫处(保卫部)、老干部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 (三)其他单位 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智慧校园建设办公室)、附属仁和医院、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科技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学术委员会、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期刊社、档案馆、后勤保障服务部(资产经营公司)。 三、预算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2023年,学校财务收入预算总额146,100万元,含本年收入预算132,900万元,上年结余(转)13,200万元;财务支出预算总额146,100万元,含本年支出预算135,190万元,结转下年10,910万元。财务收支预算平衡,均较上年增加38,100万元。 (一)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2023年学校收入预算总额为146,100万元,比上年增加38,100万元,增幅35.3%,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63,193.19万元,比上年增加18,958.78万元,增幅42.9%。其中,经费拨款(补助)41,861.19万元,比上年增加14,487.78万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拨款5,100万元,比上年增加2,300万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6,232万元,比上年增加2,171万元。 增加主要原因:一是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扩招生均拨款本年在年初下达;二是设备有偿使用及专利权转让成果转化收益增加;三是中央生均定额拨款和学生资助专项拨款增加。 2.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1,019.36万元,比上年增加349.82万元,增幅52.2%,增加主要原因是新增支付2022年湖北省政府债券利息。 3.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38,200万元,比上年减少2,000万元,减少主要原因是不含专户管理的学费、住宿费收入上年结转2200万元。 4.事业收入4,000万元,比上年增加650万元,增幅19.4%,增加原因是纵向科研事业收入增加。 5.其他收入26,487.45万元,比上年增加17,941.4万元,增幅209.9%,增加主要原因包括新增后勤保障收入及校银合作等校外单位转入专项收入。 6.上年结转结余13,200万元,比上年增加2,200万元,增幅20%,增加主要原因是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结转2,200万元。 (二)支出预算安排情况2023年学校支出预算总额为146,100万元,比上年增加38,100万元,增幅35.3%,其中: 1.基本支出92,280.72万元,含人员支出70,594万元,日常公用支出21,686.72万元,基本支出比上年增加12,447.18万元,增幅15.6%。增加主要原因包括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及博士后人员工资增加、职工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缴费基数调增以及新增后勤保障支出。 2.项目支出42,909.28万元,比上年增加25,562.82万元,增幅147.4%。增加主要原因是学校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及学生资助专项增加。 3.结转下年10,910万元,比上年增加90万元,增加主要原因是学校纵向科研项目结转数增加。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学校2023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2,295.2万元,比上年减少295.89万元,减幅11.42%。其中:办公费100万元、印刷费150万元、邮电费60万元、差旅费210万元、专用材料费1,710.20万元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65万元。减少原因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持续压减日常运行经费。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学校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0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减幅0%。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减幅0%。 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0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减幅0%。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 公务接待费0万元,比上年减少0万元,减幅0%。 六、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学校严格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文件精神编制2023年政府采购预算。2023年,我校政府采购预算5,350.71万元,其中货物类采购预算2,504.29万元,工程类采购预算1,652.20万元,服务类采购预算1,194.22万元。采购总额比上年增加3,666.01万元,增幅217.6%。增加主要原因为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教学实验、科研平台建设采购货物及服务。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学校共有房屋822,051.36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33,637.30平方米,业务用房725,358.21平方米,其他(不含构筑物)63,055.85平方米;在建工程12,646.78万元;车辆32辆,其中,轿车22辆、越野车1辆、小型载客汽车4辆、大中型载客汽车1辆、其他车型4辆;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净值2,306.86万元,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净值1,714.30万元。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一)部门预算绩效开展情况2023年学校进一步加强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在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标准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升学校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和水平。2023年编制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各项目的绩效目标(含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学生资助专项、高校基本建设专项、高校科研课题项目、高校债务还本付息专项、不可预见费项目、其他项目经费7个项目),覆盖了全部财政预算资金。执行中,学校将按照上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要求,结合学校财务管理实际,适时开展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工作,并根据监控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预算执行,持续推动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二)重点项目预算的绩效目标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项目2023年总预算19,677万元,资金来源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9,475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3,086.72万元及单位资金7,115.28万元。该项目共编列长期绩效目标59个,其中包括产出指标51个、效益指标6个、满意度指标2个;年度绩效目标69个,其中包括产出指标59个、效益指标7个、满意度指标3个。 1.长期绩效目标 (1)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 湖北省优势学科群数量6个,教育部学科评估C+及以上学科数量5个,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数5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30门,获批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660个,专业认证12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期检查或验收通过23个,校级教研教改研究项目立项36项,校级课程建设培养项目立项36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36项,校级研究生工作站/产教融合基地8个,自科省部级奖励22个,自科三类高质量论文数量350篇,社科高水平论文和转载300篇,复印转载30篇,社科出版高水平专著数量1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45项,自科著作数20个,发明专利授权数400个,自科横向到账经费8,000万元,引进、培养回校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数量180人,在站博士后人员35人,获批“楚天学者”数量26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人数480人,来鄂讲学专家人数10人,招收来华留学生人数210人,辅导员专项奖励覆盖面60%,思政教育专项投入率100%,引智基地论文20篇,引智基地专利20个,引智基地人才1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含国家级、省级)377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含国赛、省赛)60次,专创融合类教材10门,纸质图书100,000册,数据库数量25个,学科分析报告数量60份。 2)质量指标 本科生毕业生6,575人,校级案例库建设1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立项6个,自科专利转化数60项,社科国家基金项目数30项,社科省部级奖励10项,成果被省部级政府部门采纳8个,引进高层次人才首聘期考核合格率95%,博士后中期、出站考核合格率100%,辅导员获得校级及以上思政相关项目10项,引智基地项目3项,师资培训150人,创业案例50篇,支持学科数量13门。 (2)效益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 自科纵向到账经费3,000万元/年,社科项目到账经费5,400万元,省部级领导批示3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收入2,400万元。 2)社会效益指标 受益读者数量90,000人,引智基地项目成功转化。 (3)满意度指标 对辅导员和思政工作满意度90%,来鄂专家讲学项目师生满意度95%。 2.年度绩效目标 (1)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 湖北省优势学科群数量6个,教育部学科评估C+及以上学科数量5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20门,获批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220个,专业认证5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期检查或验收通过4个,校级教研教改研究项目立项18项,校级课程建设培养项目立项18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18项,校级研究生工作站/产教融合基地3个,自科省部级奖励15个,自科三类高质量论文数量300篇,社科高水平论文和转载100篇,复印转载10篇,社科出版高水平专著数量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43项,自科著作数20个,发明专利授权数350个,自科横向到账经费7,700万元,引进、培养回校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数量60人,在站博士后人员35人,获批“楚天学者”数量10人,附属仁和医院年门诊量600,000人次、年住院病人26,000人次,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3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人数120人,来鄂讲学专家人数2人,招收来华留学生人数15人,辅导员专项奖励覆盖面60%,思政教育专项投入率100%,引智基地论文20篇,引智基地专利20个,引智基地人才1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含国家级、省级)100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含国赛、省赛)15次,专创融合类教材1门,纸质图书17,000册,数据库数量18个,学科分析报告数量20份。 2)质量指标 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数4个,本科生毕业生5,683人,校级案例库建设4个,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立项3个,自科专利转化数50项,社科国家基金项目数10项,社科省部级奖励1项,成果被省部级政府部门采纳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首聘期考核合格率95%,博士后中期、出站考核合格率100%,附属仁和医院CMI值1.2、平均住院日10天,第一临床医学院治疗有效率98.8%、抢救成功率77%,辅导员获得校级及以上思政相关项目10项,引智基地项目3项,师资培训30人,创业案例10篇,支持学科数量12门。 (2)效益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 自科纵向到账经费3,000万元/年,社科项目到账经费1,800万元,省部级领导批示6个,第一临床医学院业务收入增长率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收入1,671元。 2)社会效益指标 受益读者数量30,000人,引智基地项目成功转化。 (3)满意度指标 来鄂专家讲学项目师生满意度95%,对辅导员和思政工作满意度90%,第一临床医学院电话回访满意率97%。 (三)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分析2022年学校在扎实开展省财政厅相关基础性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申报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推广试点工作,持续进行尝试和探索,率先成为绩效评价“双试点”省属高校,学校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和水平逐年提升。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将绩效目标设置从“填空题”变为“选择题”,进一步保证绩效目标设置的完整性、合理性以及合规性,为学校绩效管理水平提质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创新,为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不懈努力。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一)对空表的说明关于《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为空表的说明:我校2023年未使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 (二)对其他情况的说明我校为高等教育事业单位,2023年无财政专项支出预算表和专项转移支付分市县表。 十、专业名词解释(一)经费拨款(补助)收入:指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且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和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会议费、差旅费等)。 (三)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四)“三公”经费:按照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五)公务用车:指单位用于履行公务的车辆,包括领导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六)机关运行经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以及其他费用。 (七)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
||||||||||||||||||||||||||||||
【关闭窗口】 |
三峡大学信息公开网版权所有
部门: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电话:0717-6392620 传真:0717-6395410
邮箱:xbc@ctgu.edu.cn
地址:三峡大学行政楼514室
信访值班室电话:0717-6390002
部门:监察处
地址:三峡大学行政楼421室
信访值班室电话:0717-63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