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制度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本信息
2024-11-12   作者: 点击数:  
 索 引 号  kxjsc/2024-00006  发布机构  科学技术处  公开日期  2024-11-12
 文  号   主题分类  科技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  公开  主 题 词 
 著录日期 

三峡大科〔2024〕7号






关于发布2024

自科“强基计划”科研团队名单的通知


校属关单位:

现将《2024年自科“强基计划”科研团队名单》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附件:2024年自科“强基计划”科研团队名单



三峡大学

2024422




















三峡大学党政办公室

       2024年4月22日印发

        共印5份

附件

2024年自科强基计划科研团队名单

依托平台

团队序号

责任学院

团队名称

团队

负责人

团队成员

团队

人数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

中心

1

水利与环境学院

淡水生态系统碳循环

肖尚斌

夏星辉、陈敏、康满春、刘佳、

岳琳艳

6

2

水利与环境学院

流域水文生态过程

董晓华

彭涛、何军、喻丹、李璐、魏冲

6

3

水利与环境学院

工业固体废物高质化

利用

黄绪泉

赵小蓉、高婷、李宁、薛菲、王豪杰、向愉唯

7

4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灾害防御

常文娟

严登华、刘冀、马海波、林青霞

5

5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污染控制

黄应平

李瑞萍、叶立群*、刘湘、罗玉红、屈锐、洪锋、袁喜、席颖、唐次来

9

6

水利与环境学院

河流健康诊断与生态

修复

李卫明

陈求稳、王继保、严康

4

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工程灾害识别与控制

童富果

田斌、孟永东、蔡征龙、李彪、刘畅、刘刚、薛松

8

8

水利与环境学院

区域水管理及智能用水装备研发

朱士江

王亚林、徐文、孙爱华、钟韵、郝琨

6

9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工程智慧建设

黄建文

周宜红、赵春菊、郭红民、刘潋、

王峰、周华维、王宇峰

8

10

水利与环境学院

安全管理

郑霞忠

晋良海、陈述、邵波、陈云、颜克胜、任康、朱忠荣、向玉华、王婷、田丹

11

11

水利与环境学院

地下工程与智能爆破

范勇

杨广栋、崔先泽、冷振东、王兴霞、丁胜勇、刘雪峰

7

12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工程结构安全分析与评价

彭辉

叶永、刘章军、田东方、殷德胜、

郑保敬、罗威、张立胜、谢旋、燕乔、王亚洲、冯易鑫、汪旭

13

13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与防控

卢晓春

孙开畅、王煜、李洋波、张萍、刘伟、熊勃勃、吕从聪、陈博夫、杨亚会、党美荣

11

14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工程健康诊断与智能监控

黄耀英

包腾飞、刘依松、李峰、王廷、

李泽鹏、程圣国

7

15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资源模拟与高效利用

郭家力

李英海、张海荣、李颖

4

16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工结构抗震及裂缝

控制研究

何卫平

吴海林、苏凯、李亮、姚惠芹、

彭云枫、何金文

7

17

水利与环境学院

数字孪生流域与洪涝

安全智慧调控

李昌文

徐刚、罗斌

3

18

水利与环境学院

工程项目全生命期投资与造价管理

陈志鼎

安慧、陈新桃、张小艳

4

湖北省鱼类过坝技术国际科技合作

基地

19

水利与环境学院

工程影响鱼类保护与

过坝技术

石小涛

刘国勇、谭均军、胡晓、柯森繁、

李敏讷、林晨宇

7

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

水利与环境学院

黑臭水体治理与河湖

生态修复

杨正健

王从锋、李晓玲、马骏、郭小娟、

陈红凤、颜碧娥、李轶、黄亚男、

邓丹丽

10

21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库水动力与环境过程研究

纪道斌

杨忠勇、宋林旭、崔玉洁、苏青青、龙良红、范向军、杨霞、梁志明

9

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2

土木与建筑学院

水动力型滑坡灾变及

控制

左清军

刘艺梁、孙钱程、邓黎旭、涂国保

5

23

土木与建筑学院

滑坡地质灾害观测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

张国栋

易武、黄海峰、曾怀恩、明涛、

黄晓虎、陈光富、李焯芬、李希

9

24

土木与建筑学院

基于滑坡演化的多源数据融合与预警研究

宋琨

易庆林、夏永忠、何祥、尚敏、

卢书强、邓茂林、徐志华

8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

土木与建筑学院

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及

应用

李建林

王乐华、赵二平、杨超、许晓亮、郭永成、章涵、裴丽、孔纲强、范勇*、段国勇

10

26

土木与建筑学院

生物岩土水土治理

夏振尧

丁瑜、肖海、张伦、刘琦

5

27

土木与建筑学院

复杂环境岩土体性能及演化

邓华锋

王孔伟、吴秀仪、王宇、骆祚森、

黄宜胜、张景昱、李新哲、王彦海、钟助、肖瑶

11

28

土木与建筑学院

地质灾害物理数学模拟方法

江巍

吴剑、汤艳春、冯强、程圣国、

郑宏

6

29

土木与建筑学院

长江三峡地质过程研究

林旭

邓黎旭

2

30

土木与建筑学院

涉水滑坡复活机制与

判据

陈勇

王世梅、张业明、王力(土建)、

郭飞

5

31

土木与建筑学院

地质灾害防治及结构

加固技术研究

刘杰

王瑞红、杨渝南、程其芬、余帆、

雷勇、张革

7

32

土木与建筑学院

道路桥梁与隧道监测监控理论及应用

杨俊

齐东春、汪峰、黄金山、陈巍

5

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3

土木与建筑学院

特殊土土力学

谈云志

明华军、吴军、王冲、肖宇

5

34

土木与建筑学院

滑坡涌浪与链生灾害

黄波林

秦臻、张鹏、陈小婷

4

35

土木与建筑学院

国土空间规划与优化

利用

陈林

原华君、谈凯、沈未名、张翰杰、

夏元春、尹杰、吴成鹏、向澄、

谭倩倩、潘敏、黄善洲、田莉、

姚雨彤、胡全熠

15

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36

土木与建筑学院

工程结构耐久性与低碳建筑材料

徐港

李昆、王青、高德军、彭艳周、

刘冬梅、周万清、鲍浩、杨简、

陈柳灼、卫泽众、张瑞

12

37

土木与建筑学院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陈灯红

雷进生、赵家成、吴小勇、王乾峰、骆欢、胡记磊、张齐、陈兴华、周炎、陆建友、谭景阳

12

38

土木与建筑学院

传统建筑抢救性保护与更新研究中心

雷体洪

朱友利、张洋、彭勃、袁志成、刘柳

6

39

土木与建筑学院

低碳节能与气候适应性建筑技术

许华华

李运江、李文强、唐培杰、范波、

吴鑫澜、闫琛、廖再毅、吴旻、卢频、邓卓

11

水泥基生态修复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40

土木与建筑学院

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生态一体化

周明涛

刘黎明、胡旭东、杨悦舒、吴彬

5

41

土木与建筑学院

边坡生态防护理论与

应用

刘大翔

许文年、夏栋、任立伟、赵冰琴、

李铭怡

6

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省重点实验室

42

机械与动力学院

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智能控制

李垚

方子帆、田红亮、何孔德、杨蔚华、刘绍鹏、倪高翔、覃琳

8

43

机械与动力学院

新能源装备设计及理论

袁显宝

杜晓超、肖仁政、张彬航、张永红、吴祥成、周建军、黄芬霞、毛璋亮、冯虹瑛、唐海波

11

44

机械与动力学院

智能系统设计与优化

研究

董元发

彭巍、周彬、邓月、安友军

5

45

机械与动力学院

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

余万

高振军、苏华山、胡涛、王岗、

孙巧梅、苏良彬、廖雷、易为、产文、张雅瑾

11

46

机械与动力学院

摩擦学及表面工程

赵美云

赵新泽、吴刚、徐翔、张小龙、

曾元明

6

47

机械与动力学院

金属结构强度与可靠性研究

李响

石增敏、廖湘辉、戴雷、陈永清、

付君健

6

48

机械与动力学院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

杜轩

张明松、孟荣华、钟先友、王骁鹏、吴正佳、邓少华、武帮杰

8

49

机械与动力学院

复杂机电系统智能运维与控制

陈保家

赵春华、陈法法、肖能齐、田助新、刘强、蔡云飞、黎新龙

8

石墨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50

机械与动力学院

石墨/石黑烯增材制造

吴海华

叶喜葱、李波、袁有录、赵光伟、

黄才华、周祥曼、方东、何恩义、

叶永盛、王林军、熊晓晨、耿瑞文

13

梯级水电及新能源运行与控制实验室

51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水电与新型电力系统

李文武

李咸善、钟浩、程雄、赵平、鲁明芳

6

52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水电站数字孪生

张彬桥

吴成明、付文龙、陈铁、李佰霖、

李飞、曾祥军、夏令琴

8

53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非线性系统与人工智能

沈艳军

鲍刚、邹红波、文斌、黎丽丽、

梅启程、龙飞、陈庆

8

湖北省输电线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4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输变电设备绝缘与检测新技术

张涛

王成江、李亚莎、徐艳春、王凌云、刘文丽、曹成、邓长征、张玉文

9

55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电力设备智能感知与

安全防护

方春华

邵涛、章程、吴田、普子恒、黎鹏、江进波

7

56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

新技术

王彦海

邱立、陈将宏、段国勇、王爽、

阎晓铭

6

57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电工装备安全与新技术

唐波

张建功、赵志斌、姜岚、陈彬、

袁发庭、黄力、刘任

8

湖北省微电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8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智慧能源装备及运行

规划技术

杨楠

邾玢鑫、王灿、王凯宏、鲁玲、

佘小莉、叶婧、杨义

8

59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有源配电网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谭超

高健、吴正平、施保华、张赟宁、

杨超、陈星、金韦利

8

60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电动汽车能源互联关键技术

井立兵

程杉、贲彤、陈龙、张献、李大伟

6

新能源微电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61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运行与安全防御

翁汉琍

黄景光、李振兴、李丹、缪书唯、

李世春、刘颂凯、王秋杰、谭洪

9

62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未来电力系统前沿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

魏业文

徐恒山、潘鹏程、皮志勇、王超

5

智慧能源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63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智慧能源

席磊

朱继忠、王守相、王仁明、廖道争、龚小玉、解立辉

7

64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

王辉

周云海、粟世玮、李欣、郭攀锋、

熊炜

6

65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智能微电网与配电网

黄悦华

李振华、张磊、薛田良、熊奇、

程江洲、马辉、方雯、陈曦

9

储能新材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66

电气与新能源

学院

动力与储能电池材料

杨学林

张露露、陶华超、颜波、丁璨、李涯皓、曹金、罗丁、丁晓凯、孙华斌、邱大平、雷航

12

水电工程智能视觉监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67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深度学习与大数据理论

徐光柱

夏平、臧兆祥

3

68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智能医疗信息处理

陈小辉

陈鹏、桑野、余肖生、邹耀斌、

石勇涛、李碧涛、王东娟

8

69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智能边缘与智慧网络

徐守志

龚本灿、陈芮、赵亮、杨雯、余梅、陆林、周欢

8

70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智能视觉感知及应用

雷帮军

吴正平、杨朋朋、黄林

4

71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病历(大数据)智能分析

吴义熔

孙水发、但志平、唐庭龙、崔文超、万书振、鲁际、汪方毅、黄志勇、

董方敏、魏宁

11

湖北省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2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智能探测与感知

张清河

文方青、张磊、沈钊阳、张晶、刘含、覃琴

7

73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智能计算方法与软件

刘勇

徐义春、刘军清、王俊英、李红阳、张蕊

6

74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智能建造与智能装备

龚国强

陈慈发、陈明、丁晓波、张上、

蔡政英、钟阿林

7

湖北省农田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75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土壤环境智能监测

任东

肖敏、贺鹏、孙航、任顺、王习东、杨进、郑悦林、刘莉、姜艳静、

王文彬、张虹、王安慧

13

76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

获取与解析技术

蒋廷耀

邵攀、田卫新、董婷、杨旺明

5

77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马凯

盛冠群、邱芹军、熊彪、杨晓燕、

杨青、林瑞、黄泽华、胡少甫

9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8

基础医学院

区域免疫特性与调控

宋银宏

秦烨、余祥、周永芹、张家玉、朱平、胡园园、刘美、易晓芳

9

79

基础医学院

肿瘤表现遗传与基因

治疗

曹春雨

黄晓飞、黄文峰、杨建林、吴红艳、吕亚丰、鲁华、黄伟胜、李浔、董想、候亚男、胡远浪

12

80

基础医学院

抗感染病原先导药物及新靶标筛选

邹黎黎

陆军、杜幼芹、陈围、王君、汪露、王朋、刘晓雯、王栎清、喻龙、孙洵、王磊

12

81

基础医学院

持续性感染与慢性炎症

王德成

刘强、刘伟、罗春艳、韩珊珊、夏旋、晁金、金柱、李继红、王汉琨

10

82

基础医学院

肿瘤标志物与靶向治疗

盛德乔

谭潇、黄益玲、杨轶、刘亚云、

尤程程、徐青

7

83

基础医学院

器官纤维化与核酸药物靶向治疗

吴江锋

杨简、郭坚、倪毅然、张艳琼、马岚、张瑞涛、王英、李博韬、张静、

黄萃园、邓诚思、覃俊波、王小莲

14

84

基础医学院

代谢性疾病及药物干预

肖莉

张宏岐、付先芸、周志文、彭帆、

唐勤彩、石孟琼

7

85

基础医学院

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及药物研发

张世忠

李俊明、丁家望、邱昆成、吴辉

、汪心安、柳蔚、吕剑锋、黄美蓉、袁太宁、黄文权

11

86

基础医学院

神经性疾病和精神性

疾病

李自成

何治、杨红卫、赵博、陈静、陆永利、李夏春、刘璐、朱琛琛

9

87

基础医学院

神经系统罕见病与脑重大疾病转化医学研究

查运红

叶芷、刘玺昌、刘梦玲、刘豫姣、

李敏、何小燕、张宏冰、张艳、张振涛、鱼亮、胡昕倩、段强、黄正标、韩仲谋、韩佳轩、韩晶、曾星星、

雷艳萍、魏鈞

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肿瘤)科研三级实验室

88

健康医学院

公共卫生

刘慧刚

黄玲、余立萍、张彩霞、王南平、

邱先鑫、彭青兰、胡海燕

8

89

健康医学院

鄂西特色中草药药效物质基础、药理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

袁丁

张长城、袁成福、何毓敏、周志勇、赵海霞、顿耀艳、郭煜晖、冯知涛、王金娥、刘翠华、屈赵、丁学良、

罗亚男、付国庆、付三

16

90

基础医学院

医学生物新材料与生物信息技术交叉研究与

应用转化

李新志

李世刚、廖悦、喻玲玲、王艳华、

陈雅、周游、黄卫、陈文瑶、陈明亮

10

91

健康医学院

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研究及应用

胡卫

曾建红、张炜、向岁、丰大利、范佳佳、卢赛红、向安峰、邓李蓉、姚菲

10

92

健康医学院

中药质量调控及绿色

生产新技术

邓改改

唐海明、贾亮亮、余典梅、吕慧芳、益慧慧、田双艳

7

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93

生物与制药学院

绿色制药

周海峰

刘祈星、王力(生药)、尹聪聪、

左淋洪、廖全斌

6

94

生物与制药学院

智能响应型药物递送

王慧敏

杨昌英、王富安、冉家兵、李春晓、刘航航、杨威

7

95

生物与制药学院

药食同源资源开发利用

邓张双

汪鋆植、郭志勇、秦烨、周怡青、

雷生姣、张雪晴、梁坚家

8

96

生物与制药学院

酵母抽提物开发利用及新型抗郁药物研发

邹坤

李莉娥、李啸、刘士平、程凡、

陈剑锋、刘呈雄、尉小琴、李奥、

周兰、刘朝霞、汪蕾

12

97

生物与制药学院

活性天然产物合成及

应用

黄年玉

刘明国、贺海波、王慧、姚辉、

王能中、邓伟侨、张继红

8

三峡地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98

生物与制药学院

污染物高值转化与生态修复

胥焘

杜荣山、李萌

3

99

生物与制药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

陈芳清

王传华、王建柱、陈国华、吕坤、

吴宇、黄永文、林友兴

8

100

生物与制药学院

物种互作研究

周友兵

王冰、武进伟、赵瑾、刘军伟、

张慧玲、吴楠、雷博宇、邹大虎

9

湖北省生物酵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1

生物与制药学院

绿色生物制造

龚大春

吕育财、罗华军、王昕、杨潇、涂璇、郭金玲、涂志英、赵春霞、马东旭、张文

11

三峡特色植物繁育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2

生物与制药学院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及植物抗病育种

乐超银

邵伟、熊泽、姜道宏

4

103

生物与制药学院

高粱功能基因组及循环农业产业创新

沈祥陵

胡永峰、黄权军、秦心儿、曾弓剑、刘世玲、邓竹英

7

三峡地区特色植物遗传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培育)

104

生物与制药学院

特色植物遗传育种与

繁育技术

陈发菊

王玉兵、梁宏伟、刘文、桑子阳、

王业红、何夫

7

105

生物与制药学院

高粱种质创新与推广

利用

张德春

何正权、周超、马江、徐飞、田科伟

6

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创新引智

基地

106

材料与化工学院

磷硅精细化工

王龙

周昌林、张诺诺、胡为民、阳青青、汪磊、晏佳莹、孔晗晗、杨陈、

龙天宇

10

107

材料与化工学院

能源环保功能晶态材料

李东升

赵君、吴亚盘、侯东芳、董文文、

乔秀清、李双(材化)、祝玉、伍学谦、李永双、殷亚朦、王野、巴聃、孙博婧、王梅迪、杨彩虹

16

108

材料与化工学院

水污染治理与资源化

叶立群

黄妞、刘维、郑勇、王丽、贾彬彬、韩春秋、伊新丽

8

109

材料与化工学院

燃料电池电催化

周新文

张荣华、张昕、林东海

4

110

材料与化工学院

太阳能应用功能材料

与技术

谭新玉

姜礼华、肖婷、杨雄波、向鹏、

李欣义、乔豫龙、何文、肖业权、

许旺旺、廖默雨

11

111

材料与化工学院

储能新材料

倪世兵

张冬梅、裴存原、孙兵、李鹏举、

陈雪琳

6

112

材料与化工学院

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

与应用

方艳芬

刘立明、贾漫珂、田海林

4

113

材料与化工学院

能量存储/转换材料

与器件

孙小华

孙盼盼、吕晓伟

3

114

材料与化工学院

有机光声功能材料

肖述章

兰海闯、耿鹏

3

115

材料与化工学院

超分子功能材料研究

团队

刘彬

周和烨、秦涛

3

无机非金属晶态与能源转换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

116

材料与化工学院

新型无机材料功能结构与器件设计开发

孙宜华

刘文俊、余海洲、赵疆、向若飞、

张东、熊一

7

湖北省弱磁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7

理学院

自旋电子学

刘敏

潘礼庆、鲁广铎、许云丽、黄秀峰、刘一曼、何雄、李帅

8

118

理学院

计算物理

樊帅伟

王忠龙、杨磊、朱丽娅、胡功伟、

周银娥

6

119

理学院

磁电子应用技术

易立志

杨先卫、谭超、杨种田、杨霄雪、

张慧娟

6

120

理学院

智能光纤传感技术

罗志会

何慧灵、徐冰、黄江楼、蔡德所、

冉昌艳

6

三峡数学研究中心

121

理学院

科学与工程计算

杨珊珊

杜廷松、向建立、王敏(理学院)、余波、周意元、廖甲根、田妍妮

8

122

理学院

代数与组合

杨勇

罗从文、熊新华、关海艳、刘明强、邓国栋、陈虎叶、裴艳妮、高银玲

9

123

理学院

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

向长林

别群益、蹇继贵、俞辉、江明辉、

陈鹏、邓雪梅、王宝贤、周艳平、

陈俊、张渊渊、杨雯静、曹志杰、

吕艳丽

14

124

理学院

概率统计

柳福祥

许鹏、刘巧静、赵守江、于林、刘军、马德宜、朱永刚、胡昀、范漪涵

10

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

125

理学院

粒子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方向

冯笙琴

李双(理学院)、钟洋、吴科军、

谢伟、孙飞、邓军刚、王洒、刘雁

9

126

理学院

天文与天体物理学

刘高潮

Sarah Bird、张鹏、崔盛、赵园

5

127

理学院

大数据科学与应用

郑胜

曾曙光、肖焱山、黄瑶、曾祥云

5

合计

127





99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