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籍管理制度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本信息
  
2017-10-25   作者:<td style="font-size: 12px;color: #5b554e;text-align:left;" >ljr 点击数:  
 索 引 号  jwc-11_B/2017-1025007  发布机构  教务处  公开日期  2017-10-25
 文  号  三峡大教〔2016〕36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  公开  主 题 词 
 著录日期  2017-10-25

       三峡大学本科专业责任教授管理办法

三峡大教〔201636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本科专业尽快适应“双服务”要求,学校决定建立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制度,设立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岗位,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范围与类别

根据岗位职责与教师权利有机结合的原则,结合学校本科专业现有实际情况,设置三类专业责任教授岗位:

A类:国家级本科专业,主要指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

B类:省级本科专业,主要指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科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专业、高校改革试点学院专业等;

C类:校级本科专业,主要指校级试点学院专业、品牌与特色专业、学校优先支持重点建设的专业等。

二、任职条件

(一)共性条件,申报者需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1. 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 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拥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

3.  长期从事本专业一线教学工作的本校专职教师,或学校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

4.  熟悉专业发展动态,具有丰富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并取得突出成绩。

5.  专业责任教授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限但至少能完成一个聘期的工作。

(二)个性条件,各类岗位申报者需满足相应类别全部条件:

A类:具有教授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3年及以上;近3年每年至少系统讲授一门本专业课程,年平均教学工作量符合《三峡大学教学科研岗位职责及其考核暂行办法(修订)》(三峡大人〔201342号)相应要求,教学效果优秀;近5年主持本学科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或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奖励;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2篇及以上相关教研教改论文或主编出版本专业教材1部及以上。

B类:具有教授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3年及以上;近3年每年至少系统讲授一门本专业课程,年平均教学工作量符合三峡大人〔201342号文件相应要求,教学效果优秀;近5年主持或参与本学科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或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奖励;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篇及以上相关教研教改论文或主编出版本专业教材1部及以上。

C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3年及以上,近3年每年至少系统讲授一门本专业课程,年平均教学工作量符合三峡大人〔201342号文件相应要求,教学效果优秀;近5年主持或参与本学科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或主持本学科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或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奖励,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校级教学奖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教研教改论文,或主编出版本专业教材1部及以上。

三、岗位职责与建设目标

()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强化专业优势和特色,组织制定实施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使专业建设水平达到相应建设标准。

()在学院领导下,组织开展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评估或专业认证工作。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瞄准专业技术发展前沿,及时组织校内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相关专家共同制定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更新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要有行业企事业专家参与;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各类别课程学分与各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等符合相应的专业认证、行业评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的要求。

()聘期内ABC三类专业获批立项建设相应级别的建设项目,或达到建设标准通过相应级别部门组织的验收。

()聘期内的课程建设目标:A类:获批一门及以上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或在线开放课程;B类:获批一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或在线开放课程;C类:获批一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或在线开放课程。

()聘期内的教材建设目标:组织编写并出版本专业课程教材至少1部。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除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外,还要与企事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动手、综合、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

()拓展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协助组织本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计划制定和实施工作,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尽可能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聘期建设目标:A类:新建成一个国家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B、新建成一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或省级实习实训基地;C类:新建成一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

()组织开展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组织本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聘期建设目标:A类:至少获批3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B类:至少获批2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C类:至少获批1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十一)组织开展本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显著。具体目标为:A类: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高度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至少2篇,且专业责任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1篇;B类: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高度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上至少1篇,且专业责任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至少发表1篇;C类: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高度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篇,且专业责任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至少发表1篇。

(十二)探索建立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信息反馈机制,每年根据毕业生状况跟踪调查情况,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十三)组织落实本专业新生的入学专业教育、学生选课指导、考研咨询、就业教育等。聘期内每年至少系统讲授一门本专业课程。

(十四)完成本专业其他相关的建设任务。

四、遴选与聘任

()本科专业责任教授的遴选程序

1.    教师个人申报、学院初评推荐后,由教务处进行形式审查确定初审名单,报学校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

2.    学校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组织评审,确定拟聘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名单,报校长办公会批准。

3.    拟聘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名单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发文公布。

4.    本科专业责任教授与学校签订聘任协议。       

() 专业责任教授的聘期为四年,聘期内专业责任教授原则上不做变动,确有特殊原因需进行调整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学院签署意见、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报分管校领导批准,方可进行更换。

五、考核办法

()考核方式分为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其中年度考核以自然年度为单位,每年一次,在该自然年度结束前进行,由学院负责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报教务处审核备案;聘期考核在聘期结束前进行,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专业责任教授需填写并提交《三峡大学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年度考核表》、《三峡大学本科专业责任教授聘期考核表》(相关表格随工作通知另行下达),参加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

() 年度考核合格者,按规定发放本科专业责任教授津贴;年度考核不合格者,需向学院教学分委员会说明情况并提交书面改进措施,暂停发放专业责任教授津贴和专业建设经费,待整改到位后予以发放。连续两次年度考核不合格者终止聘任,停发当年专业责任教授津贴和专业建设经费。

()聘期考核合格者可连任;不合格者,终止聘任并取消相应待遇。

六、经费与待遇

()学校为立项专业设立专业责任教授津贴和专业建设经费,专业责任教授津贴按年度发放,标准为A3万元/年、B2.5万元/年、C2万元/年;专业建设经费按年度划拨,专款专用,标准为A3万元/年、B2.5万元/年、C2万元/年。

()专业责任教授享受学校设立的本科专业责任教授津贴,负责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津贴的分配和专业建设经费的使用。

()专业责任教授津贴分为两部分,其中不低于50%的经费发放到专业责任教授,其余发放到专业建设团队成员,具体比例由专业责任教授提交建设方案时确定。

()根据专业责任教授津贴的分发比例,其60%在学校发文后分10个月按月发放到专业责任教授和团队,另40%在年度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到专业责任教授和团队。

()专业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学生遴选、教师配备、培养模式改革、氛围营造、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制度创新和产业合作等。其支出范围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图书资料费、培训费、专家咨询费、企业教师授课酬金、课程网站维护与更新费用、学术交流等,但不得用于基本建设及其它无关支出。

七、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关闭窗口